综合新闻

回顾|“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与信息内容安全”精品培训班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3-01-05

  为深入探究实现安全可信、领域通用、机理可解释的跨模态智能技术,解决在信息内容安全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信、可靠、可控等前沿问题,促进跨模态智能技术在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需求落地应用,2022年12月8日—10日,由中国科学院人事局资助主办,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信工所”)和信息内容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与信息内容安全”精品培训班成功举行。本次培训以线上会议形式进行,邀请了方滨兴院士以及国内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共计1400余人参加。

  培训首先由信工所所长孟丹、信息内容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莉致开幕致辞。孟丹希望本次培训班能够为从事信息内容安全、跨模态、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的科研人员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并预祝本次培训班顺利举行。郭莉对各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话发展表示感谢,对培训班开班表示祝贺。

  随后,方滨兴院士作了题为《论网络安全对抗中的三域九要素》的报告,他从保护维、风险维、方法维等三个维度和对象、属性、目标、作用、功能、表象、技术、措施、主权等九个空间角度,阐释了网络空间安全的定义和丰富内涵。他希望这次培训能激发大家研究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兴趣,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不断增添新砝码。

(方院士作主旨演讲)  

  接着进入专题论坛环节。12月8日,培训班围绕“跨模态人工智能与信息内容安全”和“安全可靠人工智能技术”两大主题开展专题论坛,介绍了开放动态的应用环境中跨模态信息智能分析以及智能算法安全性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差分隐私、因果推理、可控生成和深度学习理论等。12月9日,围绕 “跨模态技术与信息内容安全实战”和“智能信息处理”两大主题开展专题论坛,对典型的网络空间任务场景以及相关场景下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进行报告,探讨了在信息复杂隐蔽的网络空间中运用多模态智能技术进行信息融合感知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12月10日,围绕“信息内容认知理解”和“大数据安全分析”两大主题开展研讨,包括网络信息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安全分析关键技术等。

  授课专家一览)

  培训最后,信工所第二研究室副主任熊刚对本次精品培训班进行了总结。他希望能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推动和促进领域产学研用各环节深度合作,共同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改变了以往的“您听我讲”模式,更侧重于交流与互动,通过主题演讲、分领域专场报告、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多维度、深层次地就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与信息内容安全领域新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培训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领域内国际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盛宴,不仅拓宽了视野,启迪了科研工作思路,还搭建了平台,促进了交流合作。